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4-11-26
据《美国汽车新闻》日前报道,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巨大压力,正寻求先进技术以破局,为此零部件供应商巨头加速向中国输出技术,旨在从自主品牌获得更多业务。
自主品牌:更适合的技术输出对象
《美国汽车新闻》称,中国自主品牌在销量上“压力山大”,前9月市场份额跌至37.6%,再缩水2.5个百分点,外资品牌则升至62.4%;因而自主品牌急于改进汽车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以争取被蚕食的市场份额。从跨国供应商视角而言,这将带来较高的增长预期。因此,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正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
技术挑战:自主车仍有明显上升空间
本月在武汉全球汽车论坛上,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睿凡(Ralf Cramer)表示,中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需要跨越两大步骤才能追上跨国供应商:第一步是达到跨国供应商目前的水平,第二步是达到跨国供应商届时的水平。其对比自主和外资供应商经验时谈到:“我们的经验远比他们丰富。”
本着“市场换技术”的出发点,中国政府要求外资汽车制造商与本土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部分原因是希望本土汽车公司能够获得一些专有技术。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跌,部分原因是自主品牌无法获得最新技术,无论是来自本地供应商还是跨国车企的合资企业。
本土制造商的奋发与外资在华受困
中国政府正在收紧排放法规,将导致汽车市场局面更加复杂,给本土品牌和跨国车企合资企业带来了相同的压力,然而跨国车企的响应能力更有优势。
部分中国零件制造商已经走向全球,但中国的行业和政府领导仍旧承认本土供应商缺乏竞争力,并将此视为建立真正世界级本土品牌的主要障碍
跨国供应商在华成功也导致其成为中国政府反垄断的重点目标。今年,中国发改委已经调查并约谈了几乎所有主要跨国汽车企业和数十家跨国供应商,多数豪华品牌及几大市场主要品牌下调了维修备件的价格。(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行业网站: 中华汽配网 | 搜配网 | 全国汽摩配网 | 慧聪网 |
合作伙伴: 瑞安信息化办公室 | 上海金属网 | 上海EPR公司 | 上海展博有限公司 |
| 关于我们 | 本网服务 | 服务条款 | 网站声明 | 访顾客留言 | 联系我们 |
中国汽摩配网页业务咨询客服热线:0577-86053633 传真:0577-86053633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地址:温州市梧田街道南瓯景园31幢1101室 邮箱:wzqmp@163.com
在线客服: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904621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1133号